人不是自己一个人生活在地球上,每一个人都有交往的需要,朋友是生活的任何阶段都需要的,假如没朋友,就像春季没漂亮的花草,夏季没热烈的阳光,秋季没田野的果实,冬季没皑皑的白雪。
但,在青春期阶段因为内心比较敏锐,比较脆弱,有些人怕我们的行为不慎引起其他人的误解或耻笑,因此,一直小心翼翼。至于对异性同伴,则更为小心,由于这个时候性意识萌发,了解男女有别,但内心又喜欢异性同学,越是喜欢则越不敢大胆交往,有时甚至见到异性的目光就会脸红,说话也结结巴巴。对外向的同学而言,虽然开始也会有这种情况,但非常快他们能调适自己,经过短期与异性同学的疏远之后,非常快就没什么隔阂或距离了,他们甚至想互相接近。
但性格内向的同学,有更丰富的内心世界,在文静和害羞的外表下,他们的内心对异性也充满了喜欢倾慕之心,也期望与异性交往,但他们过于重视他们的反应或害怕遭到拒绝。他们越期望交往,就越感到紧张,并且常常形成假设的情景。
有时候,只须战胜自己就能走出困境。你若是对自己做积极的
心理调适,或许就能克服社交恐怖症。你可以试着按以下几方面去努力:(1)不要对我们的表现有过高的需要,减少标准就会降低焦虑;(2)常常主动与同学交往,按部就班,先与一两个同学接触,慢慢扩大范围;(3)打造自信,克服自卑,不必藐视自己,仰望其他人,要了解彼此都是同龄人,哪个也高明不到什么地方去,这有益于克服心理障碍;(4)掌握鼓励和表彰自己,在获得一些进步后奖励自己;(5)做一个计划,将我们的具体行动记录下来,检查自己是不是已经完成任务;(6)遇见挫折不要灰心,要了解这是在训练自己,他们无论是什么反应你都不要太在意。
心灵的窗户只有随时打开,才能寻觅到知心的朋友;只须勇敢行动,就会发现与异性交往其实并不难;不只这样,还会给生活增添乐趣,开扩我们的视线